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更加规范
原标题: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更加规范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肃处理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校外培训机构肆意生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传统应试教育的自然产物。分数和成绩决定一切,努力吃透课本,甚至提前学习、超纲学习、课外学习,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一观念在很多教师和家长心中扎根之深,从校外补课的屡禁不止就得以窥见。2017年有则新闻,江西赣州某学生按照规定举报学校违规补课,结果当地的大多数人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失去了补习的机会。这种情况体现出对培训机构的需要,并不是一种孤立现象。略举一例,今年春节在老家过年,我就发现当地教育机构虽然严打校外培训,也有“取消教师资格”的严厉措施,但无奈抵不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校外培训机构还是大量隐秘地存在着,有些人通过他人注册培训机构,使得相关方面追溯不到有关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也暗中“配合”。
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机构亟待治理。首先,媒体报道很多机构都没有起码的规范性,无相关资质,租一间房,招聘几名老师,就开课了,隐蔽性极强,同时具有安全隐患。其次,在形成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训机构会在事实上影响正常教学质量,有些教师上课不教下课教,使得学生不得不参加校外补课。此外,最大问题是强化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折射出根本没有理解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近几年,教育部门多次强调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特别是逐步建立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意在改变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目前,浙江等地正在实施的“新高考”等,从大方向上体现出素质教育才是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除对中小学校园和教师的职业规范作规定,各种旨在促进校外机构规范性的措施也正不断出台。在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2018年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课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中,这方面体现为要求一切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此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等措施,也从程序上否定了“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的合理性。同时,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持依法从教、严禁招生与培训机构挂钩等,也释放出告别传统应试教育的强力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在关系全局的基础教育中,全面落实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针,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刻不容缓。
相关新闻
- 2018-03-15《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实施 促进地方高校分类发展
- 2018-03-14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知识产权有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 2018-03-12从“一带一路”沿线教育抓起,促进“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