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将有这些大举措!
原标题:麻辣财经: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将有这些大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2018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明确建议。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二者共生共荣。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如何规划相关改革“路线图”,把握哪些“着力点”?来听听会内外金融界人士的观点。
关键词一:扩展普惠金融
——提高政策“撬动”作用,完善征信等配套措施,让企业告别贷款“心酸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告诉记者,目前大中型商业银行正加速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提升对小微、三农、双创、低收入人群等的普惠金融服务。
但是,普惠金融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盈利性较差;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体系不健全;小微企业财务不透明、信用记录缺失、信息分散,外部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缺位,缺乏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等等,均影响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线上线下非法集资多发,影响金融安全稳定。”高建平说。
如何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高建平建议:宏观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支持,从差额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普惠金融债券、宏观审慎评估政策等方面,强化对普惠金融业务的正向激励与引导。此外还应加强财税政策支持,通过贴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普惠金融领域。
在监管层面,应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监管框架。“确定银行业普惠金融常态化考核指标,设立较高风险容忍度,稳妥有序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等等。”高建平说。
此外,还应培育良好的区域经济和金融生态。比如,以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IT产品和金融服务下乡,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以及征信机构,夯实社会征信体系基础,提升普惠金融的风控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明生认为,只有改造传统金融业态,才能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科技把很多条条框框冲破了,同样能倒逼金融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业务创新。”
贷款难,一直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痛点”。3月6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联组会议上表示,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贷款利率应该一视同仁。“应根据企业诚信记录、经营状况、还贷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来设定贷款水平,在同等风险水平下应该执行统一利率,银行不应该有歧视。”
“目前有些企业临时遇到资金周转困难,但仍有发展前景,对这类企业银行不应该简单断贷抽贷,应该综合施策,帮企业渡过难关。”王兆星说。
关键词二: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
——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资本市场推进六项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报告同时提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今年是连续第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久久为功”的艰巨复杂程度。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有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些企业,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支持和服务,以金融创新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政协讨论发言会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六项工作:一是改革发行上市制度,深化主板和创业板改革,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二是继续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三是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研究推进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四是重视私募股权基金的战略作用,优先发展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落实创投基金投资解禁期反向挂钩制度安排。五是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协调发展。六是引导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商品期货期权产品创新,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保险+期权”试点,平稳推出原油期货,稳步发展金融期货期权。
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对于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深交所层面的规则准备已经基本完成,拟对优质“独角兽”企业开设绿色通道。“但由于这项改革十分重大,还将视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推进。”
关键词三: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金融业要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开路,与实体企业共成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金融资本投向哪里,支持哪些行业发展,决定实体经济能否秉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方向上要顺势。需要把准时代的脉搏,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做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排头兵”。“不能什么来钱快就投资什么,要看看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多做文章。”
二是理念上要共享。金融企业特别是中信这样的金融、实体‘一担挑’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金融业务要树立与实体经济共赢的理念——开展金融业务时,不仅要为客户提供金融方案,还要提供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非金融业务在引资时,也要绷紧‘引智’这跟弦,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开路,与实体企业共成长。
三是服务方式上要创新。应积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中信集团刚刚专门召开金融科技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转型”战略在金融板块的落地。”常振明说。
关键词四:拓展风险保障功能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实用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13处提及保险,涉及基本保险保障、外资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多方面,汇集成一句话: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过去一年,在力促金融“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保险业采取多种手段,压缩投资型保费规模,提高保障型业务占比。“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实用性。保险服务实体经济,要研究实体经济哪些方面真正需要保险,不能隔山买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周延礼表示。
比如,制造业需要成套设备出口,从制造、生产、运输、到安装的过程中,保险都可以植入进去。在制造过程中有建造险,组装过程中有安装险,运输过程中有运输险,到了目的地还有组装险,这些都是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接,不能笼统的开一张单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对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新增款一半用于商业保险经办的大病保险,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医疗保险体系的运作效率。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大病保险制度的提案,孙洁委员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完善筹资机制,在国家层面明确大病保险具体筹资比例或标准,建立大病保险费率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坚持保本微利原则,保障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各项成本和合理利润,确保承办工作可持续。三是统筹推进“社保+商保”一体化经办管理,提高医疗风险管控能力。四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构建全人群统一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相关新闻
- 2018-03-06麻辣财经:聚力增效,2018“国家账本”关键词
- 2018-02-22《舌尖3》四川元素多:大厨泡菜、街边麻辣烫
- 2018-02-13麻辣财经:GDP70%用于行政开支?完全不靠谱!
- 2017-12-19工作人员输入错误 女子吃麻辣烫被多刷5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