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特点
作者:陈岳云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终身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几年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维,经过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这些都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各个领域、各族人民的大力团结协作下,在奋斗在外交工作第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这些突出成就的取得,也来自于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的新思想、新思维。总结、提炼这些成功的经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以实践与有效应用,必将更好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外交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一国的外交必须具有整体性。讲究整体性,就要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就要全面把握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与发展并为之服务。中国外交的整体性就是要把外交作为整个国家对内对外各种关系、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联合、协调、参与各种跨领域的决策与行动,包括外交部与中联部、商务、文化等部门的合作,“组合拳”比“单打独斗”更具实力。近几年,中国外交在关系国家根本利益及重大国内事件上及时发声,起到了非常好的国际影响力。整体性就要讲究、强调系统性,以及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层次性;充分发挥各个子系统的功效,实现系统整体的最大功效。整体性就要讲牺牲舍取,舍小利而存大义,有所退才能有所进。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人均GDP仍不高,科技、教育、创新仍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的距离,制造业仍大而不强。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差距,中国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乐观。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我们自身的实力与条件所决定的。
近几年,中国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取得了丰硕成果。外交应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不仅需政府间外交,亦需民间外交。外交不仅是双方或国际间关系的讨论,亦需经济、科技、人文、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近几年,中国更加重视人文、民间的外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中美间除经贸、战略、安全领域的对外交往外,还增加了人文领域的对话机制,对增加中美双方的理解、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外交全方位的综合性,就要强调不仅关注与其它大国、国际组织的关系,亦要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欠发达国家的外交。更不能忘记,中国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世界和平有赖于各国的和平,世界发展有赖于各国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以邻为邦,以邻为友,永远是外交的真谛。近几年来,中国积极、理性、有效地处理与邻国的各种纠纷,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亦化解、降低了矛盾,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更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彰显了中国有担当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外交的战略性、历史性与全球性
外交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服务,故外交要讲究战略性、策略性,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长远、具体的规划,并切实执行与实施。外交的战略性就要讲究重点,即重点对象与目标,重点行动与方针。战略性就要分清轻重缓急,主要与次要。战略性就要高瞻远瞩,能辨识主流与子流,趋势与变化。近几年,中国外交上能取得突破性成就,与中国在外交上的战略性思维密不可分。战略性就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透,能从繁复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能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看到共同的利益与共性共识。今后世界的主流与主要问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外交的历史性,就是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祖国的崛起与强大而奔波,为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是外交工作的最高使命。历史性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戒。中国的快速发展前所未有,国际上难免有所不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以国家、民族最大利益、根本利益为指导,以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为依据,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核心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成功加入联合国并取得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近几年,中国在外交上的显著成就及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强大、实力提高的结果,更是由于中国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一种模式,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榜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势而行就能事半功倍。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的发展,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代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此一来,中国需日益承担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更积极广泛地参与全球治理,解决世界性热点、冲突问题,协助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更快速地发展,使世界的发展更均衡、更充分。更积极地参与解决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疾病扩散等世界性问题。外交的全球性,就是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外交的全球性,也包括在全球性问题上代表国家,积极、主动、大胆地发声,为人类生存、发展呐喊,为发展中、贫穷国家仗义,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请命。
中国外交战略的伟大实践要为国家谋利、为民族争光、为人类呐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使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道路。复杂、多样、矛盾、变化的国际环境,都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中国要把准时代的脉搏,充分理解、透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和内容,与时俱进,掌握时代发展变化的规律。发时代进步之声,光明之声。
为国家谋利,要代表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声誉,为改革开放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争取安全、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为祖国强盛、繁荣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与协助,并在国际交流中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为国就要为民,把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权益,人身安全等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民族争光,要以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特别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为长远及具体工作的核心,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主动、积极、有效地维护民族的利益与声誉,续写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光辉历史与成就。
为人类呐喊,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支持和平正义,促进世界各国间、地区间更平等、均衡发展,使全球治理更民主、广泛、有效,推动全球性热点问题及重大冲突问题的解决,承担大国责任,为弱小国家仗言,促进地球生态改善,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 2018-03-07【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考量
- 2018-03-06【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018-03-06【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时代深化党的领导体系改革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