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东极”养路人:七级大风中高空“起舞”
(新春见闻)通讯:“神州东极”养路人:七级大风中高空“起舞”
中新网抚远2月22日电题:“神州东极”养路人:七级大风中高空“起舞”
狄鹏坤中新网记者史轶夫
22日清晨,王旭东和他的13个兄弟,早早来到中国铁路最东的抚远铁路线,开始了他们春节假期后的首次养护任务。
黑龙江省抚远市是中国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之称,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这里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直线距离仅65公里,是中国重要的对俄开放窗口。
2012年,抚远铺进了第一条铁路,开行了首趟客运列车,春运期间,这唯一一趟列车就成了抚远旅客出行的生命线。
旅客列车开行是否平稳顺畅,取决于钢轨的平整度,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车间抚远工区工长王旭东和兄弟们就是这里的“钢轨医生”,负责60公里的养护任务。
抚远多地是沼泽,修建铁路时为了保证线路质量,钢轨下的路基加高到3、4米,工人上线作业,要先系好安全带,人爬上去后再把几十斤重的养路机械工具拽上去。冬天冰雪覆盖,路基又陡滑,一不小心就是一个大跟头。
抚远地处平原,又是“风口”,风力常年保持在7、8级。“工人们站在3、4米的高空,四周无遮无挡,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走三步退两步,就像跳舞一样。”说起平时的工作,王旭东苦中作乐。
因为风大,相邻很近的人说话根本听不见,零下30度左右的天气,加上呼啸的寒风,即使穿得再多也抗不住,只能让身体不停地走动来保持体温。
冬季温度低,钢轨因为路基冰冻变形,表面也会凹凸不平,他们每天要弯腰几千次,用不同型号的垫板垫平,一个冬天就垫进去几万块板子。“几毫米的差距,对于我来说,就是天大的事。”王旭东做事一丝不苟。
钢辎重上5、6毫米的差别,仅凭肉眼难以发现,可是王旭东却一眼就能算出大概,伙计们说他有一双“火眼金睛”,王旭东没否认,长年野外作业,他被风吹出了“风流泪”的毛病,平常眼睛就是红通通的,倒也形象。
因为风大无法交流的缘故,指挥作业成了难题,所以工人们作业时都会用一套特殊的手势指挥:双手叉腰,意思是在钢轨的正中央位置调整;双手比成心型,是要在钢轨四分之一处调整;双臂向左摆动,意思是加大力度向左拨动钢轨……
春运期间,抚运沿线乡村区县几十万人都将依靠这条铁路出行,只是在车上安然入睡的旅客并不知道,身下的平稳回家路,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刺骨的寒风中,默默奋战在铁道线上。(完)
- 2018-01-18【网络媒体走转改】坐下来、聊起来、融进来 潮州古巷里的十九大精神特色宣讲
- 2017-12-27[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贵州石阡大屯村: 建设好党支部 发展好茶产业
- 2017-12-14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