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杨花的新年愿景
新华社银川2月19日电(记者刘飞)
“新年最大的心愿是独自承包一个香菇温棚,多挣点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谈及新年愿景,杨花的回答简单朴素。
春节期间,记者在宁夏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看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节日氛围浓厚,忙活了一年的村民们也休闲下来,打打牌,唱唱曲,乐享春节假期。而此时,头戴红色贝雷帽,略带几分时尚的杨花没有停下手中工作,依旧在合作社的温棚内工作,俯着身子采摘香菇。
28岁的杨花是欣荣村村民。2012年6月,得益于宁夏启动的生态移民工程,杨花与丈夫马龙带着年仅两岁的儿子从生态环境恶劣的老家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石庄村迁出,在距离家乡700公里开外的银川平原安了家,开始新生活。与杨花家一样,整个欣荣村有从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搬迁而来的1.1万多人口。
然而,搬到平原后,缺田少地,又没有一技之长,如何生存成了移民首要面对的问题。“没地可种,孩子还小需要照顾,我和丈夫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一年下来基本攒不下钱,日子过得很紧巴。”杨花说。
2014年,随着小儿子的降生,杨花的家庭负担更重了,也在这年,这个拥有两个劳动力的家庭,被村里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窘迫的生活让杨花忧心,不知出路在哪里,然而近年来村里兴起的香菇产业却又让杨花看到了希望。
2011年,贺兰县人张金河从内蒙古返乡创业,在欣荣村设立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开展香菇种植业。经过6年时间,合作社已建成二代温棚36栋,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500亩,并开始同政府合作,推行“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带动移民就业致富。
合作社经理杨菊香告诉记者,为带动村民增收脱贫,合作社不仅为移民提供务工岗位,使其获得工资性收入,而且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香菇菌棒等设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签订香菇种植经营协议,由合作社统一对香菇进行销售,使他们获得经营性收入。
“仅2017年,在合作社务工的每位村民年收入可达2.5万余元,参与种植的农户半年就可增收3万余元。”杨菊香说。
欣荣村驻村第一书记薛青录告诉记者,贺兰县扶贫办为参与香菇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菌棒补助1元,并为贫困户租赁温棚等设施提供补贴2000元,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截至目前,香菇产业已带动全村60户贫困户脱贫,全村仅剩的128户贫苦户也正依靠香菇,走在脱贫的路上。
“今年,政府还将新建57座食用菌大棚,帮助更多移民家门口就业。”薛青录说。
“打工的工资加上分红,半年时间就能挣到3万元,既增加收入也能照顾家里,这是以前不敢想的,现在我对香菇种植特别有信心。”杨花告诉记者,通过小小的香菇,家里成功的脱了贫,她准备利用这笔钱给家里置办一点东西,让这个往日因经济困窘而略显空旷的家看起来充实一点。
杨花说,通过在合作社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致富的心气更强,底气更足了。
相关新闻
- 2018-02-19西路乱弹 响遏行云:小山村里的国家级非遗
- 2018-02-16沙画短视频《春晚的国宝不过瘾?再看看沙画里的中国非遗!》
- 2018-02-05非遗剧目“梁山调”将再次走出国门
- 2018-02-05"欢乐春节"送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木偶精粹亮相泰国、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