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按照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就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各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然而近代以来,中国这个曾长期领先世界的泱泱大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还是早期接受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推行的诸如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上海的石库门、南湖的红船、井冈山的星火、遵义的抉择、长征的艰难曲折、延河的潺潺流水,到天安门的华灯闪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历史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虽然在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了曲折,但我们成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支撑,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摹画和锚定前行的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对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中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由机械模仿到创造性发展,无不体现出理论的与时俱进、理论和实际相贯通的辩证法则。
欧洲工业革命后,面对资产阶级剥削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实,空想社会主义盛行于欧洲。但空想社会主义毕竟是空想。随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精神营养,以及当时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于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共产党宣言》,宣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分析处于自由竞争的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等基本情况后,明确指出实现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必须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阶段,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帝国主义特征和俄国社会与俄国革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以此为指导成功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能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里找不到现成答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此为指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历史条件下,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同样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摆在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又是实践。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纵观历史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过长期努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反观苏联东欧等原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所造成的国家解体、经济衰落、民生凋敝,以及受西方推动的“颜色革命”影响正在遭受战乱荼毒的西亚北非一些国家,就会愈加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无疑将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可资借鉴和选择的新路径、新方案。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上实现自身承载的历史担当和使命,就要一以贯之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自我革命,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周仲飞,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 2018-02-02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018-02-02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 2018-01-31[图解]三个数字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