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要闻

经济恶化时勇于坚守,所产汽车在20多个拉美国家畅销 不离不弃,力帆承载着乌拉圭期望

2018-01-31 11:2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乌拉圭1月31日电 (特派记者 陈效卫 张远南) 最近乌拉圭一家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发现,乌民众对中国形象普遍持高度认可态度。这与中企在当地的辛勤耕耘显然密不可分。作为在乌最大中企的力帆,更是厥功至伟。“让我们心生敬佩的是,在乌拉圭最困难时,力帆不离不弃,展示着外企对当地市场的信心,也承载着乌拉圭政府和民众的期望。”圣何塞州州长何塞·法勒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当地人用“lifan”(力帆)打招呼

  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驱车向西北方向的圣何塞州行进,沿途大多是牧场和村庄,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即可看到厂房高大的力帆乌拉圭公司,公司门前迎风飘扬的中乌两国国旗格外醒目。

  公司内,几百辆力帆汽车“整装待发”。力帆乌拉圭公司总经理刘晋对记者表示,这些汽车即将销往巴西,力帆汽车已连续三年成为巴西最畅销的中国品牌汽车。乌巴两国签订双边免税进出口车辆协定,巴西又是整个拉美汽车销售的最大市场,自然成为力帆出口的重点。乌方海关数据显示,力帆乌拉圭长期向巴西提供整车出口,其出口量占乌向巴汽车出口的40%强。

  力帆乌拉圭公司是力帆汽车继越南、俄罗斯等国之后的第六个海外工厂。力帆2010年进军乌拉圭,2012年投资兴建了汽车发动机厂、汽车整车装配厂,目前年产能力为4万辆,产品主要面向巴西出口,辐射南方共同市场的其他国家,在该区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力帆集团董事长牟刚在2017年12月第十一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开幕上这样诠释着力帆进军拉美的速度:“我们用了5年时间,让力帆摩托车遍及拉美;7年前,我们又把力帆汽车带到这里,如今已在20多个拉美国家畅销。”

  “力帆虽然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但是在技术、质量、管理等诸方面都令人敬佩。”力帆乌拉圭公司副总经理巴勃罗·雷韦特里亚自豪地告诉记者。有着27年欧美车企工作经验的雷韦特里亚坦言,他“跳槽”到力帆,确实是为力帆的实力所吸引:力帆车经济实用,外观设计美观动感,符合当地市场审美;安全配置和性能配置全面;配件保供售后由厂家直接支持。“短短7年时间,作为乌拉圭唯一一家外资投资的汽车工厂,力帆目前已代表了乌在该领域最高水平,在整个拉美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雷韦特里说。2014年到2016年间,力帆连续三年获得乌汽车及配件行业出口企业年度最大贡献奖。在乌拉圭的几个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力帆的各类车型。其中,力帆620为当地出租车明星车型,占首都蒙得维的亚出租车销量的8.3%强;新车型力帆X7基于其7座SUV极高的性价比,2017年下半年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由于力帆品牌影响力巨大,很多当地人都能正确读出力帆的拼音,甚至用“lifan”代替“你好”与中国人打招呼。

  “掌握了一技之长,对未来更有信心。”

  力帆为当地直接创造了350多个就业岗位。在总人口只有350万的乌拉圭,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力帆雇佣的员工多为附近农民。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待遇高,员工非常知足,对力帆心怀感激。刘晋说,这些人业务起点基本上为零,免费接受培训,有的甚至有机会到中国接受培训。在整车装配厂,已升任涂漆工艺主管的麦克尔·卡斯特罗告诉记者:“本来可能一辈子务农,却因为力帆而成为技术骨干。掌握了一技之长,对未来更有信心。”

  力帆整车装配从中国引进整套装配技术、机械、配件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对乌汽车行业乃至乌整个工业都起到了提升作用。2015年,受南美经济形势及巴西货币大幅贬值等因素影响,力帆在被迫暂停生产的同时,坚持完成当年出口任务并持续推进本地市场销售。2017年5月,力帆乌拉圭宣布复产。乌副总统劳尔·森迪克等在出席首台车下线仪式时,感谢力帆为乌带来了“更多就业,更多机遇”。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力帆也走在了乌前列。在中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牟刚表示,为了响应乌方的需求,力帆计划向乌投入新能源产品,推动新能源车电控和电池等核心模块的本地化,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拉美其他国家辐射。乌总统塔瓦雷·巴斯克斯在“看好力帆新能源的生态链发展模式”的同时,承诺由总统府牵头,成立专项小组,帮助推动力帆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并在首都蒙得维的亚投建多处电动车专用的基础设施。

  力帆在乌拉圭并非一“帆”风顺

  力帆在乌拥有今天的成就,但并非一“帆”风顺。

  中国驻乌大使馆经商参赞周泉告诉记者,乌政府对劳工保护工资、待遇有着异常严格的法律保护,企业难以对员工运用进行激励和惩罚,加之每年根据物价指数两次调涨工资,且工资只能升不能降,从而给公司控制运营成本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是外企难以打入乌的原因,也是乌国家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排名中的重要失分项。在工资成本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公司要赢利,就必须不断开拓新领域,连年提升市场份额。为此,力帆乌拉圭公司不得不精打细算、千方百计节约管理成本。

  力帆初期最大的“不顺”是两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力帆乌拉圭公司副总经理殷天军表示,乌是典型的农牧业国家,工作节奏缓慢,但工会文化却非常强势。为此,力帆乌拉圭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完善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推动由人治向法制的积极转变。如,修订了员工手册,从员工行为、员工编制及权限、工作效果评估等各方面对员工进行规范,主动与工会及各岗位员工的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从而保持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互动、协调和友好。雷韦特里表示:“力帆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乌中双方员工互相学习,相互尊重,文化差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弥合。”

  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胃”。乌拉圭是中国“走出去”最远的国家,中乌往来至少需要转机两次,单程耗费时间长达两天三夜。这里华人少,中国游客少,中餐食材奇缺,力帆员工和其他所有驻乌中国人一样,只能依靠出差和休假带些“解馋”的佐料。“不过时间长了,也慢慢习惯了。”刘晋笑着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