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新一轮东北振兴要全力以赴改变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40年,东北确实走得慢了一些,计划经济残留依然存在,希望在十九大指引下,东北的改革力度可以更大些,取得实质性推进。
眼下东北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不是除了实体经济其他都不搞,东北并没有这方面限制,尤其对于像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些大城市,今后都要以服务业为主。目前服务业在全国占比已经超过50%,大城市未来要达到70%-80%。制造业则要向高端转型,尽可能减少原煤、原木、原材料、粗钢,主要向下游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现代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没有哪一个地方是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且都要向民营经济开放,所以这不是产业限制问题,主要还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成本问题,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甚至不作为都会折算成企业成本,对企业吃、拿、卡、要,最后也都转化为企业成本,所以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就要降成本,这同供给侧改革要求一样。东北要吸引投资,在这方面就更要下大力气做得更好。
2016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就“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东北地区新一轮的振兴和2003年的振兴有本质上的不同,其中,要形成“一个支撑带、五大基地”,是中央对东北提出的要求,是对东北未来发展的重托,也是衡量东北是不是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和标准。
新一轮东北振兴第一件事就是全力以赴改变营商环境。早几年西部大开发,其实也是指环境比较恶劣,包括硬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基础设施,其次主要指软环境。实际上软环境的改善可以有一系列措施推动,比如搞软环境建设年,政府出台一系列软环境考核指标,对政府部门、窗口行业、服务部门的行为进行考核,针对现在懒政庸政不作为重点督查,这方面务必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
此外,政府要在东北树立对企业和投资者的服务意识,要纠正“政府就是管人的”,要把“服务企业”与“市场监管”放到同等位置。现在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基层,包括县、市、园区层面的相关部门还没有完全做到。当地政府要让投资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像沿海地区“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一样,把投资人当作上帝,这样才能把投资人留住。要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放下来,该减掉的审批尽可能的压缩到最低,让投资人感受到东北在改变,环境在改善,甚至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
(作者为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关新闻
- 2018-01-22如何打造东北振兴软环境(人民时评)
- 2017-11-16张高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 2017-11-10辽宁:打造引领东北振兴重要增长极
- 2017-10-09东北振兴的脊梁:“新铁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