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换种方式读懂黄大年

18-01-21 10: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靳佩佩

  【艺境观象】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

  “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里写下的文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誓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从英国康河的柔波,到中国长春地质宫的灯火,黄大年用自己的报国之行,表达了一个赤子对国家的大爱。为了生动形象地诠释黄大年的先进事迹,连环画绘本《至诚报国黄大年》近日出版,翻开这部近2万字、有170余幅画作的“小人书”,一位赤胆忠心的时代楷模形象呼之欲出。

  黄大年作为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至诚报国黄大年》创作组采用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连环画艺术形式讲述人物故事,紧紧围绕黄大年心有大我的爱国情怀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这个时代主题,突出其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的“至诚报国”的生命理念,在宣传时代楷模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绘本文字作者于姗姗参与过诸多黄大年新闻报道的采写工作,她和编辑对连环画文稿进行了20余遍的反复修改。绘本主创、吉林省书画院创作研究部主任王东明与段吉闽、吉利两位作者一起,在黄大年满腔赤子情、一颗报国心的激励下,夜以继日,连续创作两个多月,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在谈到创作缘起时,绘本主创王东明说:“黄大年生前在长春工作,作为同城的美术工作者,更有责任把这个与吉林息息相关的科学家的精神与风采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在接到这个任务后,读了大量关于黄大年的材料和书籍,以便在创作上更加真实地展现出黄大年的时代精神。”

  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连环画由于在文化普及和思想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受到大众的广泛推崇,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环画多幅、连续的样式适合塑造丰满有个性的人物,讲述内容完整的故事,也容易吸引读者。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晨认为,《至诚报国黄大年》这本书体现了对传统连环画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发挥了连环画在叙事上的艺术优势,以直观生动的人物形象,详实地展现了黄大年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故事从黄大年小的时候切入,讲到了他的兴趣爱好,如画画、打乒乓球等等,也讲到了父母、老师对他的影响——“黄大年的父母始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精英是民族的脊梁。父亲常用特殊方法锻炼黄大年的记忆力,如记棋局,复述刚看过的内容等,使他养成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简练的讲述既吸引人,又颇具启示意义。

  对于典型人物的表现,画家们没有流于程式化、概念化,没有一味地追求高、大、全,而是以准确传神的人物描写,以朴素坚实的线条塑造,展现黄大年亲切朴实和敬业爱国的形象,使黄大年的高尚品质跃然纸上,真实可信。

  《至诚报国黄大年》在传统连环画的设计基础上,吸收借鉴了现代绘画理念,线条的疏密排布和构图的张弛开合都苦心经营,并在传统的中国画线描中融入了富于当代性的构成表现,以贴合现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审美需求。

  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沈尧伊认为,线描连环画是我国传统连环画的主要形式,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既可以表现宏大主题,也可以讲述平凡生活。《至诚报国黄大年》用平实朴素的线描语言生动讲述了黄大年甘于奉献、以身许国的感人故事,画面构图饱满又意境深远,展现了画家的艺术功力。

  吉林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公司负责人、本书策划之一曹恒说,“《至诚报国黄大年》无论在艺术表现力还是思想感染力方面,都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推广发行的佳作,希望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这部作品应有的社会功能。”

  翻开《至诚报国黄大年》深红色的封面,分为七个章节的内页图文并茂、笔触细腻,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连环画作品,更加形象和深入地感受黄大年的爱国情怀,读懂黄大年的无悔人生。

  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黄大年在南宁市建政路的地质大院内上学。他在班里很活跃,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思维敏捷,表现出众。黄大年喜欢画画儿,经常画一些和日本鬼子打仗的漫画,一边画还一边给同学们讲画中蕴含的道理。

  当时,黄大年的老师中,多数是下放到农村、身体情况不佳的知识分子,学识渊博,视野开阔,黄大年十分尊敬老师。他们坚毅、刻苦、顽强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少年黄大年,也让他懂得了一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是金子,无论放在哪里,终究会发光。

  黄大年参与研制的国内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机“地壳一号”在大庆油田投入工作,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这套装备和技术的国家。

  时隔多年,一直在地球物理领域钻研的黄大年对好友蔡琼透露,他十分想念家乡南宁,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想念的依然是家乡杨桃的味道。舍弃小我成就大我,黄大年做到了。

  黄大年说:“我们常年在国外的这些专家,对祖国的爱很深,很深!”和他接触多了,大家渐渐明白,他那么喜欢《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歌曲,每次听到都会落泪,就是因为歌曲能抒发出他对祖国纯真的挚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