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州这个新农村带群众脱贫致富
【网络媒体走转改】日子越过越红火广州这个新农村带群众脱贫致富
中新网广州1月20日电 (记者 何路曼)“目前,五联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硬件和软件正逐步完善,处处呈现着一派文明、靓丽的新农村景象,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五联村村民陈育繁说。
1月19日,中新网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一行,来到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中部的五联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部署,是当前乡村发展的指南。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中新镇党委书记陈一敏介绍向记者介绍道。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五联村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引进“绿天然水培蔬菜基地”、“亚生园艺花卉场”、“鹰嘴桃种植基地”等现代生态农业。
此行记者团走进五联村绿天然水培基地的蔬菜大棚,满眼都是青翠欲滴。新型的水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土地种植,蔬菜可全天候生产,每日都在播种、每日都在收割。
陈一敏说:“发展农业产业让村民们、尤其是不能远行的村民,既可以收租金,又能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还能照顾好家庭。
亚生园艺的陈降祥表示,“亚生园艺向当地农民租用耕地后,田园变成了花园。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实现了转移就业,农民每月既拿租金,又领工资,就可以照顾家庭。今后我们的农业会更绿、农村会更美、农民会更富。”

据悉,五联村在2016年已达到全村脱贫。村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于2016年种植近2000亩的鹰嘴桃,2017年已初见规模。此外,还种有青枣、香蕉、荔枝、龙眼等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10068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
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陈一敏表示,“不会破坏乡村文明和农民生活的根基,不会仅仅为了好看和政绩而大拆大建。政府和村民充分商量,尊重村民的意见,为村民的和谐生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五联村设有民主议事厅,充分发挥村民代表民主议事积极性,帮助解决群众的急切需求。
说到民主议事制度,陈一敏说:“如果村民的意见不统一,就进行表决,因反对和弃权的人超过半数而没有通过议案时,我们再继续征求意见,不同意的就不做。这对化解农村矛盾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矛盾。”
走在五联村里可以看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文明墙绘;好家风好家训的门牌;干净整洁的街道……五联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家庭思想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扎根。

“村里有了民主议事厅、党员活动室、公共服务站,村委办工场都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办事效率提高了,群众也满意了”。大学生村官陈思男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短板,拉长短腿。要把五联村打造成新农村示范村,一是要因地制宜,呵护生态环境,从源头减少污染;二是要发展生产,紧紧依靠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让土地资源实现最大价值。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把在农村的根扎得更深、更实,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个农民心坎上”,陈思男表示。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还可以在家门口的卫生站解决简单的治病问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完)
- 2018-01-20【网络媒体走转改】望山看水记乡愁 广东博罗县的乡村振兴路
- 2018-01-20【网络媒体走转改】用光脱贫、扶贫搬迁:红色老区金寨县交出“脱贫药方”
- 2018-01-20【网络媒体走转改】安徽六郎镇:充满创意潮流元素的美丽乡村(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