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位上涨,利益格局难改,政府监管乏力 药贵顽疾困扰美国(深度观察)
顾客在华盛顿近郊的超市选购药品。本报记者张朋辉摄
核心阅读
新年伊始,美国各大制药巨头纷纷涨价。辉瑞生产的148种药品价格平均提价8.8%,艾尔建将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多个品类价格全线上调9.5%。葛兰素史克、诺华等制药巨头在美销售的产品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药价连年飞涨,2017年没有医保的人数却增加了320万,“痼疾”未除,“新病”又生,如何应对,美国社会还没有找到好办法。
美国药价每年上涨超10%
记者在华盛顿近郊一家连锁药店碰到了前来取药的弗兰克,他妻子刚刚做过关节置换手术,腿部和腰部还有多处伤痛,近一段时间一直购买镇痛药物。“药物价格一直在涨。”弗兰克说,不管有没有医疗保险,这个涨价节奏都很恐怖。有医疗保险,患者自付数额增加或自付比例上升;而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几乎不可能支付得起如此高昂的药品价格。
事实上,美国一直是世界上药品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很多药品都称得上是“天价”。吉利德科学公司一款治疗丙肝新药索非布韦在2013年上市,每片定价1000美元,一个疗程12周需要花费8.4万美元,另一款药物哈瓦尼定价更高,一个疗程花费超过9万美元。凭借几款“明星药物”,吉利德2016年的营业收入达300亿美元。同样一个疗程,其他国家的花费要远低于美国,比如日本和韩国医保报销之后,则只需分别花费300美元和5900美元,而授权印度生产的索非布韦每片价格只有10美元。
近年来,美国药品价格每年上涨一般都超过10%。图灵制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丁·斯克莱里,因快速涨价成为医药界有名的“恶棍”。2015年他以5500万美元收购一家生产达拉匹林的企业,之后将每片价格从13.5美元涨到750美元,引发轩然大波,同类药物在英国售价只有1美元左右。次年2月,国会众议院传唤他作证,他遵从律师的建议,除了确认自己的姓名之外,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2016年,迈兰公司生产的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两支装售价涨到609美元,则是引起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热点事件。明尼苏达州联邦参议员艾米·克罗布彻的女儿就依赖这种注射笔治疗。她说,这种救命的药,短短几年时间价格从约100美元涨到600美元,毫无道理。迈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海瑟·布莱什接受采访时称,将采取临时措施,提供优惠,不过她指责美国整个医保“体系”需要调整。
药品垄断、中间环节多
美国药品价格专家分析,美国药价居高不下且年年飞速增长有多方面原因,药品垄断、中间环节多、监管不力等,都是重要因素。
美国制药行业高度垄断,几家大型制造公司几乎垄断了常见的特种药品以及大多数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成本动辄数十亿美元,进入门槛高。仿制药也并非轻而易举,而且原研药厂家也通过各种手段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华尔街日报》报道,自2013年以来,抗肿瘤药物洛莫司汀的价格增长14倍。这个药物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被用来治疗脑瘤,专利期过后没有仿制药问世,竞争不足,使得价格节节攀升。
当然,药价并不是多数患者最终支付的价格,患者需要支付多少钱还要看保险公司的报销比例。对于没有保险的人来说,药品价格简直就是“噩梦”。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1月16日发布调查结果说,2017年美国没有医保的人数增加了320万,去年第四季度美国有12.2%、约39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而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随着共和党政府废除《平价医疗法案》中强制购买医保的条款,可能导致1300万人失去医保。
此外,新的药物出来之后,医生能否及时接受,保险公司能否列入报销名录,都是患者选择便宜药物的障碍。弗吉尼亚医学中心医生罗查娜·伯特鲁告诉本报记者,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对药品价格并不熟悉,并且选择范围有限,对患者保险又了解不多,因此药品价格一般不是医生开处方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复杂,药品中间环节多。美国媒体报道,药价约1/3是保险公司、医药福利管理机构、药店等中间人的利润。
而在流通环节,美国CVS、沃尔格林、来德爱等药店,以及沃尔玛、塔吉特等超市药品专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3家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控制了近80%的市场份额,他们代表制药商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再加上反垄断监管机构不作为,让价格像脱了缰的野马。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称,美国监管规定和不合理的激励提高了美国的专利药品价格。比如,美国“联邦医疗保险”需要为几乎所有癌症和其他致命疾病的获批治疗方法埋单,而不是优先使用效果相同或相近却更廉价的治疗方法。这让政府无法有效地进行价格谈判。
对于药品天价的原因,美国制药行业一般都以研发困难、挑战多为借口。美国医师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发现,药品研发投入同售价没有关联,真正决定处方药价格的主要是市场的承受度。
美国有复杂的医疗保险体系,医药公司、医保集团背后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也有强大的游说力量,而美国政府对医药价格市场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按照美国法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只对药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并不直接监管药品售价。此外,美国新药专利保护期最高可达14年,也比较长。这些都有利于推高药价。
难以打破利益共同体
药品价格高企引发民众不满,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诺采取措施压低药品价格,但是效果不彰。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面对选民对制药公司的一致“讨伐”,多家医药公司承诺在2017年将涨价幅度控制在10%以内,不过这仍然超过零售品平均涨幅,更远远超过居民收入涨幅。在密歇根州底特律采访时,有居民告诉记者,当地一些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会去底特律河对面的加拿大采购常备药品。
“病人呼唤廉价药物”组织执行主任本·瓦克纳说,很多病人会因购买昂贵的药物破产,因此很多人选择终止服用。一些药企会对一些患者提供折扣,甚至发展一些有慈善性质的项目,不过有专家分析称,患者更需要价格更便宜的仿制药。
在2016年年底,美国国会众议院专门就药品价格召开了一次听证会,听证会共邀请了10名来自保险公司、经销商、医生、药剂师、医院、病人等各方代表。《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如此多的利益攸关方令人眼花缭乱,美国制药公司和经销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而保险公司和药店也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期,美国最大的处方药零售商CVS提出以690亿美元收购安泰保险公司,如果交易成功,药店将同医疗保险公司紧密结合,可能改变医疗市场格局。
一些公司也表示,要采取措施降低药品价格。CVS称,将向内科医生提供药品的实时价格,以方便医生作出最优选择,美国太平洋医疗集团正在研究制定“处方模板”的可能性,以减少成本。该公司客户价值高级主管劳伦·威乐称:“药品价格飞涨伤害了雇主的利益,雇主不断质问制药公司、医疗福利管理机构,但他们总是将过错归咎于其他方面。实际上整个医药行业都在以消费者看不透的方式不断捞金。”(记者张朋辉)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8日22版)
相关新闻
- 2018-01-18美国进入流感高峰期 本土疫情13年来首次达到“广泛传播”级别
- 2018-01-17大公国际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等级
- 2018-01-17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将强化反恐和经贸等合作
- 2018-01-17美国国务院称已冻结6500万美元对巴勒斯坦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