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草莓教授”姜卓俊的小目标:让草莓全年不间断新鲜上市
在青岛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在30年的时间里一门心思地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全身心地致力于草莓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他孜孜不倦的奋斗,不计成本的付出,为中国草莓产业振兴、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被农民朋友亲切称为“草莓教授”的姜卓俊。
说起姜卓俊和草莓的缘分,还要追溯到30年前……
1988年,姜卓俊赴日本山口县农业试验场研修蔬菜栽培及加工贮藏。草莓研究当时是这个试验场的优势项目,日方指导老师告诉他,“中国的草莓种植刚起步,搞好草莓种植大有作为”。正是这句话,坚定了姜卓俊学好草莓、种好草莓,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草莓大国的信念。
一回国,他就把日本的“丰香”“女峰”等草莓新品种引进来,开始培养它们“入乡随俗”。手里拿着5000元科研经费,开启了他在草莓研究上的第一个“大发现”。1990年,他完成了山东省科研项目“冬季无加温草莓早熟半早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1993年,他成功研发的北方草莓12月份收获上市,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无早熟草莓生产的空白……
“以前每年7~11月,市场上就没有新鲜草莓,超市里的草莓都是进口的,价格很高。”我国每年仅从新西兰就进口5000~6000吨草莓,需求量如此巨大,草莓断档期技术却一直没有突破。直到2011年,姜卓俊研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超早熟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让我国第一批秋草莓在他的实验田里收获了。如今,姜卓俊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我国草莓总产量占世界草莓总产量的60%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草莓生产国。
姜卓俊(左一)在田间地头给果农现场授课
跑,是这位科技推广专家一辈子的常态……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学了农就要为农民服务,离开田间地头就没有价值了。”“让种草莓的农民兄弟富起来”——怀着这样的心愿,姜卓俊跑遍全国所有大中小型草莓种植区,指导发展起来的草莓村、草莓镇、草莓乡、草莓市,不计其数。
在“跑”的过程中,姜卓俊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草莓传说——2002年,青岛农业大学整体从莱阳搬迁到青岛市办学,他随学校同迁,却因自己一直使用的烟台手机号码广为农户熟知而不敢换号,怕农民找不到。那几年,他每年光漫游费就将近一万元。
退而不休,姜卓俊比退休前更“不着家”……
姜卓俊今年63岁,2014年正式退休。退休后,他却更忙碌了。玩转新媒体,“草莓教授”开起网上工作室,图文并茂利用微信传播草莓信息技术;买了一辆新车,方便自己继续跑园区、送科技,带着种植户走进大棚,实地教学。
姜卓俊每每谈起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就特别兴奋。在姜卓俊看来,草莓对广大农民兄弟来说就是件“最精准”的脱贫“武器”。“草莓投入少,结果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草莓适应性强,种植技术简单好学”,姜卓俊觉得这些特点完全可以让草莓在我国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对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草莓产业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在农业上的重点工作。对我来说,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还要跑下去。”姜卓俊说。(素材来源:科技日报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